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氣候越來越極端化,最高溫度不斷突破、海平面往上爬升,地球用大自然的改變提醒我們,它已經不堪負荷。為此,世界各國推出許多淨零碳排做法,如致力於開發新能源及塑料替代物,研發塑膠瓶罐回收再利用計畫,國際間更聯手提出「2050淨零排放」目標,為求達成穩定氣溫,地球資源永續供應之願景。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?台灣在淨零排放這塊的現狀又是如何?本文將為你針對淨零碳排進行介紹,並且推薦企業適合的配套措施,一起為淨零盡一份心力。
淨零碳排也稱淨零排放,是指在特定時間內將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小化,再以購買碳權、負碳技術等方式抵銷,使排放量與移除量達至平衡,就能做到淨零排放。
淨零碳排需全世界一同努力,因為沒有單一企業、產業甚至國家可以獨自達成淨零挑戰,唯有世界各國集思廣益出淨零碳排做法,並與國民一同遵循淨零碳排所需做出的改變,才能有效阻擋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考驗。世界各國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視碳排放量,再演進至「2050淨零排放」目標,以下將一一為您說明。
在工業革命之後,各國的發展、經濟隨之成長,人們生活越發便利之下,汙染也隨之增加,地球自我淨化能量不堪負荷,開始以大自然變化方式反撲於人類,其中影響最甚的莫過於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氣候變遷。聯合國大會成立「政府間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談判委員會」,歷經多次討論後,於西元1992年通過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」(UNFCCC),並在1997年時訂定「京都議定書」(Kyoto Protocol),規劃出更具體的溫室氣體減化目標。
不過隨著眾多學者研討評估,發覺「京都議定書」的設立標準過低,無法有效遏止氣溫升幅,故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「巴黎協定」(Paris Agreement),取代「京都議定書」,期望能更有效阻止氣候暖化。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再度通過「格拉斯哥氣候公約」(Glasgow Climate Pact),以更符合經濟與發展概念,誘使各國更積極處理碳排放量,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。
通過(西元年) |
公約名稱 |
公約意義 |
1992年 |
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|
首次的氣候變遷公約成立,主要將目標放在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,避免氣候變遷造成危害,確保生態系統能持續發展。 |
1997年 |
京都議定書 |
規範更具體減化目標,控制溫室氣體人為排放量,以減少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。 |
2015年 |
巴黎協定 |
取代京都協議書,提出更能遏止全球暖化趨勢的規範,例如將全球平均氣溫的波動幅度,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2℃之內。 |
2021年 |
格拉斯哥氣候公約 |
提及化石燃料議題,並提出碳市場規則,使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一同解決碳排放難題。 |
我國於2022年3月正式公佈「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」,報告詳列台灣如何以建築、運輸、工業、電力、負碳技術等5大層面規劃,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,並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。以下利用表格簡單整理重點,帶大家快速瞭解:
規劃項目 |
建築 |
運輸 |
工業 |
電力 |
負碳技術 |
路徑目標 |
提升建築外殼設計、建築能效及家電能效標準 |
改變運輸方式/降低運輸需求/運具電氣化 |
提升能效/燃料轉換/循環經濟/創新製程 |
再生能源持續擴大/發展新能源科技/儲能、升級電網 |
2030進入示範階段/2050進入普及階段 |
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工業產出為最大宗,國家推出5項淨零碳排做法與目標里程碑,如興建綠建築、製程設備汰換、使用低碳製程、設計輕量化減少運送碳足跡、延長物品使用壽命等循環經濟方式,輔以企業跟上淨零排放腳步,再從商業逐步改善全民生活,淨零碳排往下延伸至每位國民,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指日可待。
(延伸閱讀:循環經濟是什麼?了解定義及7大商業模式,提升企業價值)
階段里程碑(西元年) |
建築 |
運輸 |
工業 |
電力 |
負碳技術 |
2025年 |
不興建新燃煤電廠 |
市區電動公車普及率35% |
– |
– |
碳捕捉封存 自然碳匯 |
2030年 |
公有新建建築物達建築能效1級/近零碳建築 |
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 電動車市售比 30%、電動機車市售比35% |
製造產業逐批汰換製程設備 |
風力光電累積裝置容量達40GW 製造產業電力消費15%使用綠電 商業營業場域燈具100%使用LED燈 空調最佳化操作60% |
|
2035年 |
– |
電動車市售比 60%、電動機車市售比70% |
– |
智慧電表布建率達100% |
|
2040年 |
50%既有建築更新為建築能效1級/近零碳建築 |
電動車與電動機車市售比100% |
產業示範導入低碳製程 |
燃煤、燃氣電廠依CCUS發展進程導入運用 |
|
2050年 |
100%新建建築物及85%以上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|
– |
產業全面汰換設備 全面導入低碳製程 |
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超過60% 智慧變電所布達率達100% |
了解世界各國以及台灣對於清零碳排的重視後,如同在文章中有提到的,單靠政府的力量,其實是很難以達成清零碳排的目標的,唯有國家、企業、民眾一齊努力,才能夠推動齒輪,使我們生活的地球發生改變。對於企業來說,想要幫助清零碳排,從減少浪費將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,以PackAge+配客嘉來說,我們研發以寶特瓶、玻璃瓶回收再生材料製成的可重複使用包裝,貼心設計透明夾層方便放置物品明細或寄件單,減少一次性包材與膠帶使用,減少垃圾量、降低碳排放。以下舉出現有服飾品牌,如何使用網購店取模式,結合循環包裝使用,推動節能碳排並獲得環保署「網購包裝減量標章」。
※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uniqlo.com/tw/collection/sustainability_recyclebag/
UNIQLO推出網購店取包裹0運費的消費模式,顧客於網路下單後,選擇鄰近門市取貨。UNIQLO倉庫出貨時全面使用PackAge+ 配客嘉所推出的循環包裝袋,運送至門市後,請顧客取貨時自備環保袋,顧客完成取貨後,循環袋由店鋪回收,並返回倉庫進行徹底消毒,完成循環袋使用的一次流程。
UNIQLO與PackAge+ 配客嘉的此種合作,儘管循環包裝袋不會直接交由消費者,但與一次性塑膠包裝袋比起,可降低約80%碳排放量,讓顧客在網購同時也能減少資源浪費。UNIQLO也因此榮獲環保署頒發的網購包裝減量標章,成為共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環保企業。
企業只要從改變包材做起,就能開始降低碳排放。無論是企業往來禮品或資料寄運、網購商家包裹配送等等,都能與PackAge+配客嘉循環包裝系統攜手合作,只需導入PackAge+配客嘉循環包裝袋選擇,後續追蹤、回收與清潔都將由我們服務,讓PackAge+配客嘉與企業共同為2050淨零排放目標努力。
延伸閱讀: